Friday, January 22, 2010

走進檳城大山腳歷史






邱偲峰 報道 (2009年11月7日發表在星洲日報80週年報慶特刊)

走進、大山腳

130年前,大山的腳下四處叢林難見人煙,清澈的河溪水自流,130年後的今天,這里四處鋼骨森林,工商業與住宅區毗鄰矗立,人口開始綢密,路多車水馬龍,自來水供應取代了山溪井水。

大山腳,一個讓外州人或外國人感到非常奇怪與詭異的城鎮名字,大山有腳嗎?城鎮是建在大山的腳下嗎?來到這以“山”為名的城鎮後,大多數慕名而來的客人,都會很恍然大悟地說,“真的是大山腳哦!”。

在馬來西亞北部檳城州的威省,中部是一片廣大的平原,而在最中央的位置上,卻有一座高聳而尖拔的大山高峰,像在幾十億年就孤傲聳立在那兒。

今天,那座形如蹯踞臥龍的大山,卻是大家所指的地標,不管東南西北,祗要一進入威省地域,或在一衣帶水的檳島,都可遠眺到它的存在。

當英國人萊特開發檳城後,130年前或更前的某個歲月,就有先賢披荊斬刺前來開荒,栽種農稼過活,在大山的腳下有溪河處依水棲息而住,前來拓荒的人群越聚越多後,就麋集如一小鎮了。

大山腳下的鎮民,對被青翠的高山景仰,出門或返家都會以山為指引目標。以形如龍的孤峰為傲,曾祖輩常對外說它是臥龍山或青龍山,但最後還是喜歡最簡單及易記的稱號--大山腳。 。

先賢所書的發展史寫著“這座建在山腳下的市鎮叫做大山腳,肯定是百多年前定居在這裡的先賢,不論是土生土長的或是從中國南來開荒撈生者,為了方便傳達所居所在,而設定下來的簡單名稱吧!”

歷史記載下的大山腳,典故不多但有許多美麗溫馨的傳說,在先賢口述流傳下來的開發史如下:221年前,即1786年8月11日,英國人萊特在檳城升起大英帝國的米字旗,標誌著英國登陸馬來半島,並於1800年,吉打蘇丹把威省,割讓給當時已管轄檳島的英國東印度公司。

約40年後,當時不知名的大山腳,就開始有人前來開荒和聚居,這可從居林路的聖安納教堂,在今年慶祝163年歷史盛典中,說明在163年前,可能這里就有許多人聚居了。

另外,據考古學家所載,在聖安納舊教堂旁的一塊約8尺碣石,發現有刻於公元5世紀前的古代梵文,欲屬實,則在1千500前,大山腳就有人煙了。

據鄉會與廟宇所豎立的刻石記載,華裔先賢在大山腳定居和建廟的年份,是清朝光緒年,如武吉丁雅洪山宮,建於光緒4年或1879年,迄今有130年,而大山腳市區的玄天廟,則建於光緒12年或1886年,即有123年了。

大山腳的最古老市道橫街,是在英國殖民地時期,統治者所開辟的一條街道,這條街很直但不長,後來被稱為大街。

當時,大山腳當時最熱鬧的街道,就是這條大街,也是今日的拿督余水清路。從街頭的警察局到街尾的福建會館,全長約1公里而已。

大街的兩旁盡是雙層店屋,它包容了洋貨店、裁縫店、雜貨店、文具店、紙紮店、鐘錶店、米糧店、理髮店、酒店、白鐵店、豬肉店及茶樓飯店等。

百年歲月溜過後,現在該街道的店屋依在,惟人事幾番新,行業也全非了!

另一條由玄天廟福德正神坐鎮的伯公街,又名巴剎街,因為眾商雲集的大山腳公市,即大巴剎就位在玄天廟的斜對面,形成一個對稜式的商集走廊。

被稱為大山腳華商經濟心臟的玄天廟,也即是今日伯公埕。它有著121年歷史的長古美麗故事,尤其是描繪出當時聚居在山頂或山麓週邊的居民,把辛勤耕種丁香、荳蔻和鮮果的農稼揹到玄天廟前擺攤販賣。

當時,一批批當街邊小販先賢,當時就發揮合作精神和團結力量,每天以扁擔扛一籃農稼及另一籃石塊的,從山上或山麓把一塊塊的石頭,用滴滴汗水的把路邊凹地填平。

又為了得溫飽三餐和平安的感恩心,在該片盆地上設立了小小神龕膜拜,由小至擴大,演變到21世紀的今天,一座頗莊嚴的百年歷史玄天古廟之豎立,見證大山腳區的銳變發展。

在大街與伯公街,為這市鎮創造18商行,繼而開枝散葉和引進其他行業,由於商旅匯聚,加上南湄河的河道可行船和火車路穿越南北,促成大山腳成為北馬區最重要的水運與陸運中樞。

而在盆形地帶經商的先賢們,也相信福德正神的靈驗庇祐,讓這兩條街的生意滔滔絡驛不絕,造就不少富翁商賈,紛紛感恩舉家膜拜,使到玄天廟從古到今,依然香火鼎盛和嬝煙不絕。

因地靈而人傑,先賢們進而把厚愛回饋予地方教育和慈善事業,在培育新一代時,都不忘灌輸熱愛華教和慈悲的精神,代代熏陶和薪火傳承。

愛護華教的大山腳熱心人士,紛紛資助的小學有日新、中正、新友、華僑等,後來這數間學墊統合為日新學府,由日新小學發展到1957年國家獨立後,在荒涼的愛士頓街道旁,開拓和矗立日新中學及日新獨立中學的二合一校園。

大山腳的發展,由市區的玄天廟開始,如漣漪般的擴散發展,到今日住宅區與工商業的發展鏈,經把市區與五座郊外的華人新村,如武拉必、馬章武莫、雙溪里武、峇冬丁宜及柔府,連貫起來了。

高密度發展下,往昔間隔著馬來鄉村的北海、北賴、峇東埔、武吉丁雅及新邦安拔等地,因南北大道的貫通,而形成今日的工商城市走廊。

多年後,北海、北賴、大山腳、武吉丁雅及柔府,將會是一座區域難分的平原大城市了。
----------------------
大山腳華社、華教與星洲日報

從商與務農的華裔族群,在大山腳越聚越多,也共同以推動華文教育事業為己任的熱潮下,華文報業列車也走進這城鎮,星洲日報在70年代,也有通訊員在大山腳,融入這社會脈膊。

在多名通訊員如胡雪峰、佘榮坤、楊傅清及胡鋒豪等人,與大山腳華社的接觸後,在1983年,星洲日報委派專職記者潘友平正式進駐大山腳,實際與發展中的山城接軌,為華社提供國內外的資訊傳播。

從開始寄駐在星檳日報辦事處,隨後就分別在愛情巷的馬華區會旁的一店屋(即現在許兄弟公司),還有韓江公會前的一店屋樓上,自租辦事處,有記者與通訊員2人,致力與華社互動接觸。

進入1992年,星洲日報與合併的光明日報,在火車頭路的一店屋另立辦事處。至2002年,又陡遷至積古園一店屋。

2009年3月29日,星洲日報及光明日報遷入甘榜峇魯一座嶄新的辦事處,這辦事處是一座由世華媒體轄下4報,即星洲日報、光明日報、南洋商報與中國報所聯租,這聯合辦事處的設立,為星洲媒體寫下歷史性的全國首創記錄。

遷入新辦事處後的《星洲日報》,在過去的上世紀70年代至今,多名記者如潘友平、方國雄、林月枝、林生春及邱偲峰,通訊員如佘榮坤、胡鋒豪、胡雪峰、楊傅清、方國雄、黃承殿、謝梅虹及邱文桄等,在近40年的歷史足跡中,為大山腳與威中的華社與讀者,提供了數百萬則社會新聞消息與國內外資訊。

在立足誠信後,情義80年的星洲日報,在未來誓為北馬檳城威省大山腳等地,提供更多、更快及更準確的新聞報導,融入社會脈搏,並廣結善緣!

圖說
p030g08.jpg
一座依著大山的腳下而建的城鎮,就是大山腳。

p030g09.jpg
整座城鎮是由市區伯公埕的玄天廟為中心點,百年來是以漣漪式的擴散發展。

p030g10.jpg
2003年推展的柔府汽車城,成為北馬今日最耀眼的地標。

p030g11.jpg
百年建築物的大山腳市區,商業依然發達。

p030g12.jpg
人多活動多,威中區越夜越美麗了。

p030g13.jpg
工商城市走廊的堀起,為威省區帶來高度發展的生機。

p030g14.jpg
有頻密的工商業互動。

p030g15.jpg
大山腳社區與慈善活動,天天不斷。

p030g16.jpg
大山腳人也愛參與環保與健康活動。

p030g17.jpg
這里的房地產業,欣欣向榮。

p030g18.jpg
文化宗教慶典活動,常年有。

p030g19.jpg
163年的聖安納慶典,吸引逾10萬名國內外善信參與。

p030g20.jpg
星洲辦嘉年華會,與威省區的華團互動。

p030g21.jpg
星洲與五大鄉團聯辦“一樣的冬至,不一樣的湯圓”文化活動。

p030g22.jpg
關注華教發展,協助培育華社精英。

p030g23.jpg
參與熱愛地球的植樹環保活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