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11, 2005

我的小說


小說裡外的邱賜峰
新聞小說/邱賜峰

邱賜峰目瞪口呆楞立在破屋里,一時無法接受眼前情景。邱賜峰是記者,他看著同行忙於採訪做記錄,惟獨他一人愣住了。

他震驚於21世紀浮現眼前的破屋,一腳踩入充滿鴨屎泥沼味,完全脫離21世紀的落後、貧苦環境。

這一趟採訪,他愣在現場。全程只用數碼相機,前後左右把破屋慘景拍攝下來,耳聽屋中人被訪時講述的生活點滴,就是沒有動筆做記錄,同行都很奇怪,他好像不做採訪。

返程時,他撥個電話給上司;“主任,明天有好版位嗎?我的心裡好難過,我在採訪線上看到很難過的事情,我想寫出來。”

電話那頭傳來一句;“有。”

“也許你會認為這不是真的,但是我遇上了,我本身也不敢想像這是真的,居然有個76歲年邁老人,在為智障老妻和一對智障兒女溫飽,風燭殘年苦撐著看不到希望的家,這個老人家是多麼無奈和無助啊!”

“好,封面版位等著你,盡快上稿!”

“好,沒問題。”

擱下電話。邱賜峰呆立一陣,他想起採訪現場的情景。郭錦、郭富城、郭有蓮、李秀英一家4口,過去半世紀和出生後的25、26年,居然活在稻田中的爛泥上那一間逢日洩光、逢雨漏水的木板窩巢裡。

新聞線上一路走來,他知道自己扮演的,是社會記錄者的角色,寫過許多別人的故事,面對一個老人家和他的殘障妻兒女,他情緒波動難平,心靈受到震撼。

腦海已在急轉;“如何處理新聞引言,如何把目睹的情景化為文字,如何貼切形容建在稻田中的爛泥巴上,那間又破又爛又髒又亂又陰暗無光的窩居?”

他想;“76歲年邁老農夫,帶著3名智障妻子兒,只靠種薯菇微薄收入糊口,一旦他倒下,一旦他逝世,遺下3智障至親如何面對未來?如何生存下去?”他很苦惱,他想休憩半刻。

到茶餐室用午餐時,腦海依然盤轉著“如何喚起社會關注這戶苦難人家?”“泥窩”兩字突然閃入思緒里:“泥窩屋”和“泥窩人”,這是悲痛的代名詞,也是一把喚起社會關注,敲醒惻隱之心的“鎖匙”。和他共餐的友人狄克,也認同這一詞匯。

趕回辦公室開啟電腦,賜峰決定摒棄一般新聞處理手法,改以敘述性的《新聞小說》方式,將所見所聞一一勾劃出來。

他難以克制波動的心情。事實上,在採訪現場他是目瞪口呆的,他無從下筆做記錄,老郭錦所面對的極窮極髒遭遇,老郭錦的無助事蹟,已在他心中譜成一闕“窮髒悲歌”。

忙錄中完成了“泥窩人”首篇《新聞小說》,由於思緒不斷,當晚用餐後,持續泉湧的感覺推動他寫出第二篇。他的心束成一團。夜深人靜,返家路上,他想,明天將會是個怎樣的日子,“泥窩人”1家4口將會面對怎樣的未來?

盡管筆墨無法刻劃內心,震撼之情無法平息,他仍盡力為之,只希望《新聞小說》確能引起社會關注,撼動惻隱之心。他決定隔天再訪郊外那所“泥窩”,跟進了解以期履行社會記錄者應盡的職責。

“泥窩人”事蹟,讓他越過不敢想像的空間,感覺如回轉1世紀,跨入舊時光。他所聽說的是戰前的艱苦歲月。

他殷切期望以個人有限的力量,將感情融入字裡行間,喚起忙碌的現代社會人群,凝聚一股熱血和力量,將溫暖輸送給“泥窩人”1家4口,及其他待濟救的赤貧人士。

“泥窩人”的題材讓他豁然,啟發他的思緒,筆在曠野狂風中飛馳,他確知本身不是英雄,他沒有超能力,但有俠骨助人之心,對社會建設仍有一點點可為之事‥‥

他變成另外一個人。他感覺自己已經不是這篇小說的作者,他變成小說裡的另一個邱賜峰。

做為這篇小說作者,他已分不清小說和現實之差異,不論是在小說還是現實中,他堅定信念,下定決心,他下筆完成最後一行字是這樣的;“這條路我會繼續往前走下去。”

----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