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4, 2007

情傷8年,她在黑夜之後仍找不到陽光


她在黑夜之後找不到陽光
失婚少婦林寶心 坐車過活一年餘
自我隔絕及拒絕任何人的幫助

新聞小說
邱賜峰/

在炎陽天下,她可以坐在車內,在高溫的氛圍下,掀開報紙解讀所懂的文字,品味那無窮無盡的孤獨,哀悼那褪色的美麗與記憶。

她一坐就是一年餘,除了要食水或食物,才走出車外一陣子,不然,隨時隨地都會看到她,一個人都在車里,低頭沉思,或手在撥弄報紙或撕報粘貼於小冊子上...難道她竟想這樣一生都坐在車里?

那是一輛日產達善型的白色舊車,不知是引擎壞了,還是沒有汽油了,她在年前買後只駕駛一次,就從此停泊在路肩上,不走了,卻也是她睡臥起居的唯一空間。

31歲的林寶心,曾經擁有世人羨煞的青春美麗,也曾擁投入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但盲目的痴戀卻遇上不淑客,她所愛的男人得到她的身心後,有一天不告而別,狠狠地把她遺棄,這一摔的感情重挫,也把她從天堂推入地獄。

她的黑夜之後沒有陽光,晝夜的熱與冷對她來說,都是一樣的,沒有甚么分別。

由於長時間坐在高溫的車里,猛毒的陽光紫外線,把她原本哲白的皮膚都曬黜了,也把她的身體水份遂次抽乾,把一個非常美麗的少婦,180度轉變為瘦黝乾癟的小婦姥。

她雖然長期坐在車里生活,人雖黜黑瘦小、但還頗乾潔的,牙齒也超潔白,伴著她的是一大堆整理得有紊不亂的舊報線,幾包擠壓式的衣服、一瓶礦泉水、幾支小槳糊、幾本剪報小冊子、還有,一幀12x16寸的青春美麗少婦照。

那幀經褪色的可人少婦照片,卻也引她斷斷續續說出一小段,不為人知的淒美故事。

她說,早前有深愛過,也嫁給所愛的男人,但也自己也不知道,為何那男子離開她,並不告而別,到今天她找不出答案。

再問她,妳現在還記得妳丈夫的樣子嗎?她望著天空的絲絲細雨,想了一回說:不是很記得了,然後多冒出一句:也許他現在有新的女人吧!

問他的丈夫何時不告而別,林寶心的答案是:在去年的某一天。

其實她是在23歲結婚後不久,就遭丈夫遺棄,而她今年31歲了,仔細一算,她失婚共8年了,但她仍活在去年驟然被丈夫遺棄的淒苦世界里,迄今仍不自拔。

-----
鄰居說,她有精神病,其實該說,她是活在被遺棄和感情分裂的天地里,一個自我隔絕的世界里。

在週六下午2時,我到大山腳榮華園住宅區一道路旁,特會這名“坐車少婦”林寶心。

當時,剛下完一陣霏霏細雨,把路面的炎氣濕灑嬝嬝,入鼻難受,記者撐著傘和坐在車里的她對談。

林寶心很健談,有問有答,但有時語焉不詳或答非所問,一說到生活飲食時,她可以答得很清楚,有條有理,但一說到與家人或感情問題時,她眼眸中卻能閃過不知是痛楚或是迷茫的神色,而且可以在支唔後答非所問,給人的感覺是,她只是想迅速回答各項問題而己。

她雖然健談,但卻有拒絕的堅強態度,不接受任何人的施捨,即使是一粒糖果,她也都會盡一卻婉拒的語言,回送給你。

期間,記者試圖以名片、當天報紙及一粒柑,用微言溫語要她收下,但除了一張名片之外,其他一切都被她回拒了。

問她,為何住在車里?她說,這是她的選擇!

“妳的飲食生活怎樣?”,“餓了,我可以去打包啊!”

據說妳的學問和數學很好? 她回答:如果我學問和數學這么厲害,我今天就不會淪落到有這樣的生活!

答得很清楚,可以顯見她對現有的生活處境,為何她拒絕離開坐在車里的生活?這一點,她就以細細的支唔聲來回答。

----
林寶心她雖然很落魄,但不需要同情,也許她曾遭遇過無數的白眼,所以今天雖然躲在車殼里,但仍活得很有骨氣。

那輛車雖爛破和不能行走,畢竟是她用本身的儲蓄去買的,所以別人也休想侵佔她的天地。

那輛白色的殘舊車子,長期時停置在一個中上住宅區的一條小路之路肩上,有如現代森林里安插一枯枝,那么的格格不入,但在時間流痕後,竟成為另一個自然了。

而她,年來一直活在車殼里,活在自我隔絕的世界、像似在逃避人群,逃避別人的白眼、欺負、施捨或照顧,但其實,她仍離不開人群的飲食煙火框框。

她的車子停泊處,距離她小時被領養和長大的尼姑庵,僅十五步之遙,但她擁有車子後,很奇怪的就是不回去庵里住,但她的個人安全,仍獲得庵姑們的遠眺和照顧。
----

林寶心是一名失婚的少婦,她疑患上輕微的精神病,過去一年因以車為家的怪行為,讓想幫忙她又被她拒絕的鄰居們,早己見怪不怪。

據當地鄰居、睦鄰計劃及附近的尼姑庵,都想幫忙為她安頓或找一個棲身之所,但都被她堅決不移的態度拒絕了,她告訴每一個人,“我不需要協助。”

據鄰居說,常看到這名少婦,常在白天騎著電單車遊蕩和兜轉,而到夜晚時分,她才回到一輛停放在路肩上的白色舊車里。

“由於她特別提防外人靠近該車子,不向人透露本身的半點消息,對善心人或覬覦客都一律提供她的閉門羹,她個子雖瘦小,但拒人的態度非常堅持和果硬。”

---
據一名與她從小在一間尼姑庵長大的同伴周寶琪(30歲)說,寶心姐姐從小無父無母,所以被尼姑庵收養。

“姐姐從小很乖巧,唸書時數學科目表現良好,並順利完成了高中五教育。”

她說,在畢業後姐姐曾任職過會計書記、銷售員和裁縫等工作。

她指出,姐姐在工作幾年後,就認識一名男子,并在23歲那年結婚。

“但她卻在婚後數個月,不知何故竟遭丈夫遺棄在一名親戚家里,從此再不見那男子。”

她說,後來姐姐親戚家搬回到庵里住,我們隨後才逐漸發現,她患有輕微的精神病症。

周寶琪說,曾在幾年前,我們把她送到檳城精神病院治療,後來病情有起色後就被醫院送回來。

她說,回來後,姐姐的行為也改善了很多,但後來因停止服藥,結果舊病再復發。

她說,姊姊原本有一輛電單車,但兩年前自從損壞後,她就以本身的一點儲蓄,購買了一輛白色日產達善型舊車,並停放在距離該庵的不遠處,就開始了以車為家的生涯。

她說,姐姐從來不向她們交代一切有關她的事情,所以我們並不清楚她的情況。

她指出,姐姐不但不要回去庵里住,還一口拒絕大家為她提供的食物。

"她偶爾會回來庵里,在水喉處的盛水後就離開,我們有備的東西她也不吃,我不知道,她如何溫飽自己。"
----

榮華園睦鄰婦女組主席李玉蘭說,之前常見該名少婦,在白天騎著電單車,在區內走動,還不時一個人在候車亭休息。

"那時候看她樣貌很漂亮,到前幾天見到她時,才發現她體重經驟降,臉蛋也沾了一些污垢,樣子非常可憐。"

Tuesday, January 23, 2007

中國愛車陽光俱樂部到馬來西亞進行和諧之旅


中國愛車陽光汽車俱樂部秘書長曹群說,馬來西亞華裔社會把華文與傳統文化,保留完整並發揚光大,讓人驚訝也不敢置信。

他指出,在遊覽檳城極樂寺時,途經亞依淡路的檳城公民總校時,竟然可以听到小學生在朗誦文言文,讓我們這批來自北方的中國旅客,感覺到那么熟悉,且即驚又喜。

曹群是在1月中,代表該汽車俱樂部組織14人先遣部隊,到馬來西亞進行“8天7夜自駕車和諧之旅”時,向大馬朋友發表其感言時,這么說。

以北京為基地,擁有3萬名會員的中國愛車陽光汽車俱樂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自駕車隊伍之一,他們這次到大馬進行和諧之旅,主要是受大馬成功越野挑戰四驅車隊之邀,在2007年大馬旅遊年時,組一大車隊前來馬來西亞環遊與消費。

曹群說,在還沒到馬來西亞前,對這個國度感到異常陌生,但踏足後碰到的都是沒有語言間隔的華人朋友,而且都充份真摯的熱情與友誼,這是我們最大的收穫。

他說,在參觀許多地方後,我們體會到海外的大馬華人,竟然可以適應生活環境後,仍然穩健地把各樣的文化與語文,保留得那么完整,甚至發揚光大,真的,這種領略超出我們的想像。

他表示,回去之後,將會好好研究海外華僑在馬來西亞奮斗的史績,以進一步細嚼海外華人先賢那種一步一腳印的拓荒精神。

曹群說,我們也決定在年抄,將號召和組織一支數十輛或更多的自駕車車隊,到大馬環繞旅遊,以讓北京更多的愛車隊友,來體驗一下馬來西亞的熱帶風情與真友誼。

大馬成功越野挑戰四驅車隊策劃人丘月彩說,由於在去年中,本車隊主辦“53天東亞6國1萬5千公里路挑戰行”,途經中國華北時,我們受到北京愛車陽光俱樂部的迎迓與招待,當時我們就邀約該車隊於今年,組車隊來我國一遊,以體驗2007大馬旅遊年的熱情與友誼。

她說,這次該俱樂部的先遣部隊,是來和我們進行正式聯盟,並且先探測繞遊環境,然後回國進行策劃,組另一大型隊伍前來我國。

她指出,在1月7日至15日的八天旅程中,我們為他們安排吉隆坡、雲頂、檳城及金馬崙一遊,可惜因天氣關係,無法到交怡島和南馬柔佛去。

丘月彩說,我們了解在河山壯麗和古蹟方面,也許無法和中國纔美,但我們擁有多元化的文化、熱帶風情、陽光與海灘及真摯的友誼,是他們驚嘆的旅遊價值觀,我們期待這支世界聞名的愛車隊伍,在年抄時組軍到來,屆時將為2007大馬旅遊年,增添色彩與光環。

2007年1月7日至15日,中國愛車陽光俱樂部到馬來西亞進行和諧之旅。我榮幸有份參與和結識這一批熱情的北京旅客。他們也認識了我這山腳下的那隻狼。

對對碰的人間故事《陽光黑夜、饅頭拳頭》

筆筆皆是 邱賜峰 (1月24日刊在大北馬版)

對對碰的人間故事《陽光黑夜、饅頭拳頭》

----
(一)很多人生的故事,是繞著陽光與黑夜而輾轉的,有熱情就有無情,在冷暖間譜出了無窮無盡的人間恩怨情仇,而溜逝的時間就把故事刻劃下來。

有者喜歡陽光的放熱能量,有者則嗜喜黑夜的酷冷寒陰,更多人則迷茫倘佯在忽冷忽熱的生活處境里,想擁抱陽光卻遭黑夜圍襲,或在黑夜里等不到陽光的到來。

富裕、健康、知足常樂與情深熱戀,總能把陽光帶進起居的每個角落、窮寒、病纏、貪而無厭與失戀情苦,則如被黑夜的魔爪如影隨形追噬著。

每個人都有起落跌岩的一生故事,總有陽光更有黑夜,時運來時如擁抱陽光,如不加以珍惜,旺轉運氣的陽光熱能有朝一日會散盡,接踵而來的是以衰哀留住黑夜的陰影,越夜越冷越孤寂越窮奢,明天黎明破曉後是否再有陽光?還是陰冷的下雨天?誰也不敢輕言肯定!

樂觀的人最愛陽光、可以昂首前進吸收更多的光熱能量,而有苦道不盡的人則選擇黑夜,想要在黑夜中哭訴來放縱自己,其實內心深處,更怕黑夜的寂寞與窮寒餓飢。

時間的陽光與黑夜,我們是沒有得選擇的,但生活運途、事業與情感,人仍需自我爭取增值觀與追求創造新格局,不然,黑夜的寒總會把陽光的熱,驅散變冷。

從另一角度來看,沒有經遇黑夜的陰冷,那懂陽光的熱美與明媚!

所以,對塵世間的人事物,在時間的運轉途中,我們的前進與追求,絕不可停歇下來。別讓黑夜不懂陽光的美。

------
(二)走在社群間,厚情友善對待所認識的朋友,熱情的施捨需持續不斷,絕不容許一刻的自私,否則,可能會換回“十個饅頭、一個拳頭”的淒苦嘗果。

熱心熱情加熱誠、好人好心做好事,在現代和現實的社會中,這條路走下去,會獲得怎樣的人生碩果?答案:時間與下場!

將來的時間可以道明一切結果,下場是流芳萬古或被人遺忘。

當你站人在生得意的高崗上,週邊總有許多食客在附攀著,當你擁有政治經濟效益價值觀時,會有許多人盡情巴結你,耳進的美言一筐筐。但,若你經營的事業與價值經濟政治,走上夕陽末途後,問誰會繼續理睬您或巴結您?

“十個饅頭、一個拳頭”的寓言,就是要教會您,把個人社會的價值觀保溫,平時遇人待事不過份,不雄霸豪蠻,不炫耀也莫盡無私,得意時不放盡所有的光與熱 ,遇寒時仍有保存的溫暖在抱。

施暖予待濟者的好事可以做,但千萬不要苛求獲得回饋的圖報。

世間忘恩負義者多,也許你做盡百千次的幫忙好事,但不可嘗試拾回惠澤或拒絕一次,否則會獵取到被黑心醜化和遍體鱗傷的回報,包括友情被摧毀於一旦。

在問責制的職場上,如此的現實狀況與遭遇,也比比皆是!這是事實。

但是,陽光黑夜的生活,與饅頭拳頭的際遇,我們隨時隨刻都可能面對,除非,你我可以脫離現代的人群。
----


給邊緣青少年一個喘氣的空間

筆筆皆是 邱賜峰 (1月10日刊在大北馬pp06版)

給邊緣青少年一個喘氣的空間

“愛在邊緣”系列在《大都會》版轉載後,我接獲數通外埠電話,是中南馬區青少年家長,通過報館同事取得電話號碼,向我了解《邊青驛站》收容所的狀況,同時也詢問在中南馬區,是否有分站或類似組織,收容和教化邊緣青少年。

有一位孩子的母親,說她17歲孩子經常蹓躂在外頭、學會嗜毒及嗜賭,之前是家人過以溺愛和寵壞了,如今欲勸他懸崖馬,卻遭遇更叛逆性的極端回敬,讓她心極痛及不知如何是好?

這位中馬區的母親說,只要能勸規孩子回來,一切辦法她都極願嘗試,但不希望家庭情況曝光,因為她感到羞愧。所以她在尋找陽光天使的義工,拯救沉溺惡習的邊緣孩子。

在人格的塑造方面,有些家長本身就很迷茫,如在誠信與正義方面,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堅持這些,往往會吃虧,許多孩子在走向社會後,也慢慢放棄了這些。所以,家長眼光要放長遠些,國家經走向競爭的國際舞台,亦應以國際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判斷生活中的現象,要向孩子灌輸對挑戰多予鼓勵的思想。

我也有一段讓母親經歷傷心痛失望的日子,之前以為缺乏愛與關懷,所以在年輕時,曾選擇叛逆和張狂,迎對家人和親屬投來的眼光。

之後,我體會到成長的週遭生活環境,才是感受到有否愛與關懷的理智鍛練所,社群與友好投予的眼光與言評,都足使改變一個青少年兒童的未來生活態度。
可改變善惡的元素包括批評、敵意、恐懼、嘲笑、猜忌、羞恥、鼓勵、寬容、忍耐、稱贊、感恩、認可、歡喜、分享、慷慨、誠信、理解、公正、正義、尊重、信賴、友善及愛自己。

如果,青少年或兒童的生活,盡是吹毛求疵,他們就學會責難別人。若生活充滿敵意,就學會斗爭。若活在恐懼的環境里,將學得憂心忡忡。如果活在憐憫環境里,將會自憐。若生活在充滿嫉妒環境里,將學會仇恨。如果活在譏諷環境里,將忸怩不安。若是活在羞愧環境里,他們將學到自責。

而若是獲得他人的充滿鼓勵,青少年就有自信心。懂得容忍就有耐心、獲得贊美也會欣賞別人。被他人接納,他就也學會愛。活在肯定環境里,他就學會去愛自己。在有諒解的生活下,他就學會如何把握人生目標。在公平環境里,他也學會公平判斷。在有誠實的環境中,他就知道什麼是真理。生活在安全的環境里,他就會信任自己和別人。生活在友誼世界里,他將學會世界是個美好的地方。

人說,“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己是百年身。”其實是有待商榷的,若人知錯而改,社群不卑視濺塌他,給他有個重新站起來的機會,相信三兩年後,必有悟錯者能為社稷,獻出一分建設的力量。

就因為社坊對犯錯者,往往歸類為頑固不靈或執迷不悟者,投予卑視和不信任眼光,導致許多知錯欲改者,不獲一席容身棲暖之地,在欲找三餐溫飽也難的情況下,怎叫他不再挺而走險,行動以怨報怨呢?

對於行為較偏激的邊緣青少年,如果不能打救他無所謂!但勿要卑視或責難,即使暗中拒絕承認他人的優點,卻勿要擺明挑剔他的缺點。留給他們容身喘氣的空間,也許你一念間的關懷與愛,就可培養一個理智講理、成功學習、自主獨立、自信積極及快樂感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