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威省嘉年華會專輯 用稿
大山腳古道老街的故事。
邱賜峰
在一個艷陽天的午後,看見駱福財坐在大山腳著名的羅柏斯角落(Roberts Corner)那半彎處的小角落,埋頭在苦幹,雙手熟練地把鞋修修釘釘補補。而旁側則有兩個年齡相仿的老友,和他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那悠閒光景會叫人也停下腳步,細心鑑賞他的功夫手藝。
50歲的駱福財,幾乎天天寄坐在店鋪前的小凳上,以一條粗針線和黏膠,為顧客補鞋一雙又一雙,為家人賺取微薄的生活費。
在稚童時,他就隨著父親出道,學習為人補鞋,隨後接過父親的擔子,一補就是40多年,50載的日昇日落,在他臉上留下滿滿的時間痕跡,但樂觀的他心境仍年輕。
當了42年的補鞋匠。在陽光與風雨交熾的季節或氣候,總能看他坐在那兒幹活,一雙雙鞋頭開咀、鞋尾破洞、底板膠脫、穿袋斷裂的男女鞋子,對他而言,三幾分鐘的補修釘敲下,又見一雙可墊人腳板的好鞋子了。
雖然他只是一名補鞋匠,卻也是國家獨立後社會建設與發展銳變的見證者之一。
他是大山腳火車頭街與大街的生活一景,顧客從步行前來的、踏腳車來的,到騎電單車和乘車而來的,數十年來絡驛不絕,那些顧客也會光顧那兩條街的其他商店,熱鬧的人群,帶旺整個大山腳的市集經濟。
街道和樓宇商店,在百年歲月里經幾度翻新、各時代和各款式的交通工具,來來往往和陳舊交替,街樓依舊,但人事已非,在時間洪流的輾轉中,變遷和經傳承數代了....
這種非常觸動記憶的感覺,惟有在大山腳土生土長者,才會慢慢細心品味。
就如記者作家方路所說的,記憶,從窄窄的木門進入了時光軌道。
圖說p814g29.jpg褪色的燈籠和老招牌,在風的飄吹中相依伴。
p814g30.jpg來記,一個大山腳人非常熟悉的老飯店。
p814g31.jpg老的是古屋,新的是車與路。
p814g32.jpg未來的記憶,是從這新漆的黃門中,進入了時光軌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