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01, 2007

不了了之的信任危機



星洲日報2007年9月29日大北馬“筆筆皆是”專欄

作者:邱賜峰


標題: 不了了之的信任危機


2千名律師展開“公正之行”,吁請政府理應探討大馬司法到底發生了甚么事,並且停止一概否認的文化。
律師公會主席安美嘉說,我們對公、對勤奮和誠實工作的法官、司法機構及作為國民本身和社會兼負責任,因此,我們要高喊:“夠了、夠了。”
司法界出現危機,律師公會能號召約2千名各族律師,西裝畢挺一起走上街頭。他們能獲得相要的最終結果嗎?因為他們的“公正之行”,讓掌管法律事務的首相署部長納茲里大為不滿,怒斥參與的律師腦袋如反對黨,最好律師公會也能登記為反對黨,以讓他懂得如何處理他們。
2千名有學之識的律師,和掌管法律事務的部長,在“公正之行”展開角力對峙,誰會是最後的贏家,這都有待時間闡明一切。
最近幾年,國內發生太多課題了,多到大家都不想去熟記它,因為許多課題與事件發生後,沸騰鬧了一陣子後,就會不了了之,成為時間抹去的懸案。
民眾可以對政客吵吵鬧鬧的小課題、可以置之不理,但對命案頻頻發生和警方破案率差異太大,日益敗壞的治安問題,則會賦予更關注的目光。
過去一兩年,國內的命案與罪案飆升,警方破案無力,讓民眾生命感到仍逍遙在外的許多凶手無形危脅。
政府長官與執法單位的警方,在面對一些辣手課題或破案無路時,總會找一些說詞作台階,並且找問題和疑難掃入地毯內,一闔淹埋。
由於太多不了了之的懸案,民眾看多了就在心頭串一串癥結,所以每當一課題、事件或命案發生後,在坊間鬧得沸騰的時刻,仍有許多民眾抱著冷淡和沉默態度,或是拋下一句“最後還不是不了了之!” ,闡明他的消極看法。
對公眾、對勤奮和誠實工作的法官、政府長官或警方,相信都會贏得民眾的尊崇敬愛,反之亦然憎怨,如在醜聞課題上,民眾最想看到結局是,執政者能採取迅速徹透的處理法,或透明度的展開調查,嚴厲和適當行動把各涉案者都繩之以法。
近幾年,許多看似罪證鑿鑿的大案件,最終被告卻無罪釋放,如雪州州議員查加利亞即使面對39項指控,仍可被撤消控狀而無事。這一人笑萬人愕然的結果,寫下一頁諷剌經典。
女童努汀命案,警方到今天仍沒有捉到幹案嫌犯,反而準備提控其父母疏於照顧的罪名。(我不知道他們準備掩蓋甚么?)
衛生部長蔡細歷也表示,衛生部法律顧問研究相關法令,以讓該部醫生包括總監,提控行動黨在未經查實就對一些政府醫院及醫生,做出沒有根據的指責而進行法律訴訟。(若落實的話,有親屬猝逝於醫院或面對醫藥問題的民眾,最好淚血往肚里吞,別投訴了,以免惹官司!) 2千名律師的公正之行,是一項民間借鏡,坊間民眾遇著的更多問題,包括治安與醫藥問題,該尋找甚么管道申訴,才能獲得當局的正視與公平對待?
只有沒獲得善待或明確答案後,才會有逼不得已的嗆聲投訴。如果善良百姓連申訴冤枉的發言權都被奪削了,這個社會的責任該由誰來肩負?
當局“不了了之”的處理法,才是民間信任的真正危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