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5日威省嘉年華會專輯
像是在山群鏈環中脫落的孤峰--發現大山腳 邱賜峰 整理
威省有一座高聳而尖拔的峰巒,在這廣大的平原上,猶如一座明確的地標,不管東南西北,祗要一進入威省地域,它就像如蹯踞的臥龍,在俯視著驛動的車輛與人群。
由於山影如一隻在休憩的臥龍,而山腳下的市鎮,在未全面開發和擴展前,猶如被青翠的樹野包圍著,高空俯瞰時一片蒼郁。因此,在上世紀50年代,便有人把該座大山峰,命名為臥龍山,而山腳下的市鎮,則稱為臥龍鎮或青龍鎮。
其實與大馬半島蒂蒂旺沙山脈來說,這座不是很大的高山,像是在山群鏈環中脫落的孤峰,那么的遣世獨立和非凡。
大山腳擁有這美麗的古老傳說,但是這里的居民,並不刻意地將那傳說或故事流傳下來,反而最喜歡還是它的原汁原味簡單稱號--大山腳。
大馬名作家菊凡,曾撰寫“記憶中的大山腳”時,有大家所要的真實描述: “假如你從檳城橋上看過來,在天氣晴朗的時候,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山腳的山影,像一只貼地伏臥的龍。”
“它的頭向北貼伏在武拉必村;尾部則向南垂落在瑪章武莫村,前腳踏在甘榜哥菲,後腳踩在直落督坤。小時候,孩童們時常成群結隊到它前腳腋下的石頭洞,聽它隱約卜卜的心跳。”
“之會把這座建在山腳下的市鎮叫做大山腳,肯定是百多年前定居在這裡的先賢,不論是土生土長的或是從中國南來開荒撈生者,為了方便傳達所居所在,而設定下來的簡單名稱吧。”
------大山腳沒有一個真正的歷史記載,但在先賢口述流傳下來的開發史如下:221年前,即1786年8月11日,英國人萊特在檳城升起大英帝國的米字旗,標誌著英國登陸馬來半島,並於1800年,吉打蘇丹把威省,割讓給當時已管轄檳島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約40年後,當時不知名的大山腳,就開始有人前來開荒和聚居,這可從居林路的聖安納教堂,在今年慶祝161歷史盛典中,說明一切。
另外,據考古學家所載,在聖安納舊教堂旁的一塊約8尺碣石,發現有刻於公元5世紀前的古代梵文,欲屬實,則在1千500前,大山腳就有人煙了。
據鄉會與廟宇所豎立的刻石記載,華裔在大山腳定居和建廟的年份,是清朝光緒年,如武吉丁雅洪山宮,建於光緒4年或1879年,迄今有129年,而大山腳市區的玄天廟,則建於光緒12年或1886年,即有121年了。
對於大山腳的古老市道,在英國殖民地統治者時,就開辟了一條街道,取名橫街,這條街很直但不長,後被稱為大街。
當時,大山腳市區當時最熱鬧的街道,就是這條大街,也是今日的拿督余水清路。從街頭的警察局到街尾的福建會館,全長約1公里而已。
大街的兩旁盡是雙層店屋,它包容了洋貨店、裁縫店、雜貨店、文具店、紙紮店、鐘錶店、米糧店、理髮店、酒店、白鐵店、豬肉店及茶樓飯店等。
百年歲月後的現在,街道的店屋依然在,人事與行業已全非!
另一條由玄天廟福德正神坐鎮的伯公街,又名巴剎街,因為眾商雲集的大山腳公市,即大巴剎就位在玄天廟的斜對面,形成一個對稜式的商集走廊。
被稱為大山腳華商經濟心臟的玄天廟,也即是今日伯公埕。它有著121年歷史的長古美麗故事,尤其是描繪出當時聚居在山頂或山麓週邊的居民,把辛勤耕種丁香、荳蔻和鮮果的農稼揹到玄天廟前擺攤販賣。
當時,一批批當街邊小販先賢,當時就發揮合作精神和團結力量,每天以扁擔扛一籃農稼及另一籃石塊的,從山上或山麓把一塊塊的石頭,用滴滴汗水的把路邊凹地填平。
又為了得溫飽三餐和平安的感恩心,在該片盆地上設立了小小神龕膜拜,由小至擴大,演變到21世紀的今天,一座頗莊嚴的百年歷史玄天古廟之豎立,見證大山腳區的銳變發展。
在大街與伯公街,為這市鎮創造18商行,繼而開枝散葉和引進其他行業,由於商旅匯聚,加上南湄河的河道可行船和火車路穿越南北,促成大山腳成為北馬區最重要的水運與陸運中樞。
而在盆形地帶經商的先賢們,也相信福德正神的靈驗庇祐,讓這兩條街的生意滔滔絡驛不絕,造就不少富翁商賈,紛紛感恩舉家膜拜,使到玄天廟從古到今,依然香火鼎盛和嬝煙不絕。
因地靈而人傑,先賢們進而把厚愛回饋予地方教育和慈善事業,在培育新一代時,都不忘灌輸熱愛華教和慈悲的精神,代代熏陶和薪火傳承。
愛護華教的大山腳熱心人士,紛紛資助的小學有日新、中正、新友、華僑等,後來這數間學墊統合為日新學府,由日新小學發展到1957年國家獨立後,在荒涼的愛士頓街道旁,開拓和矗立日新中學及日新獨立中學的二合一校園。
半世紀以來,由日新栽培出來的傑出工商領域和文教藝術人才,目前分佈在全世界各角落,每個人都抱著大山腳與日新的情意結,為世界的新秩序發展作出促進的貢獻,並且能飲水思源,歷屆校友群,會定時相約回到母校緬思報師恩,或捐獻鉅款回饋或參與母校的新發展。
大山腳的華裔族群,雖然面對百年風雨和發展巨輪輾轉的銳變,但,人人卻有一顆永遠懷德的心。
------------------
p814g10.jpg遠眺大山巒,形如伏踞的臥龍。
p814g11.jpg許多高聳建築物,近期在大山腳的蒼麓週圍矗立起來。
p814g12.jpg在白雲籠渺中,高山與大地盡顯靈杰之氣。
p814g13.jpg雙甲子年的玄天廟,是大山腳華裔百年來的精神寄托福地。
p814g14.jpg蜿蜿的南湄河,讓山腳下的土地都肥沃起來。
p814g15.jpg嗯,大街的店屋依然在,人事與行業卻幾番新!
p814g16.jpg 巴剎街與伯公埕,是大山腳的心臟地帶。
p814g17.jpg銳變與懷德,大山腳人的百年薪火傳承,是熏陶在熱情與感恩的披澤中。
p814g13.jpg雙甲子年的玄天廟,是大山腳華裔百年來的精神寄托福地。
p814g14.jpg蜿蜿的南湄河,讓山腳下的土地都肥沃起來。
p814g15.jpg嗯,大街的店屋依然在,人事與行業卻幾番新!
p814g16.jpg 巴剎街與伯公埕,是大山腳的心臟地帶。
p814g17.jpg銳變與懷德,大山腳人的百年薪火傳承,是熏陶在熱情與感恩的披澤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